12月3日下午,必威唯一官方网站通识大讲堂研究生开题报告写作讲座在A12教学楼215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以《艺术类专硕开题报告写作常见问题解析》为题,旨在强化通专融合,提升我们研究生学术论文的写作能力。讲座由必威唯一官方网站文学教研室教师王一梅博士主讲,文学教研室主任鲁红霞副教授担任学术主持,200余名研究生参加。

讲座开场,针对目前艺术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在开题报告写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王一梅老师分为四大类别逐一讲析:一、实践与立论依据中,表意不明,逻辑混乱;二、实践基础与研究方法板块欠缺学术化表达,表现为理论基础薄弱;三、文献综述部分则出现未按规范写作情况,且只“综”不“述”;四、对参考文献的梳理与罗列,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均出现了明显不足。

此次讲座特别设置了开题报告模拟答辩环节。通过现场报名和公开遴选的方式,学术主持人从参加讲座的学生中选出五位评审专家。在第一组开题报告模拟答辩中,2024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陈菀霖瑶、闵灿分别从黄石矿山公园和青山区红钢城第八街坊两个极具代表性的工业遗产出发,结合各自的专业基础与实践方向,进行了精彩且详实的陈述。评审专家根据开题报告内容展开提问,在场同学则依据亲身经历,为闵灿的实践与研究提供了相应的口述史资料。主讲人、学术主持人又从文献搜集、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等方面进行了讲评。

第二组模拟答辩首先由2024级手工艺学院的陈映岱和于志雯分别做开题陈述,前者聚焦当代漆立体艺术中花卉意象的表达,后者突出“门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并结合自己作为莒县门笺第五代传承人的身份,探讨如何在新时代推动门笺的传承与发展。随后五位评审专家和现场同学与两位答辩者展开了交流及互动,主讲人、学术主持人则结合选题方向、选题内容和选题思路等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意见。
讲座最后,学术主持人鼓励在场同学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意识地将艺术实践和理论探索结合起来,并不断强化语言文化素养,加强对学术写作能力的锻炼,做到“两条腿”走路。